大温买房新趋势:可以步行的社区更加受欢迎

van_001

步行生活社区高居在大温人士购房愿望清单的前列,卑诗大学最新调查显示,许多居民愿意放弃更大的房屋去住到只需步行就能满足生活需求的社区。你当地居住的环境对你的健康会有很大的作用,大温地区的居民更希望生活在更健康的社区,一份卑诗大学的研究表明,大温地区将近三分之二的城镇居民强烈希望能住在一个适宜步行的生活社区。

01 城市居民更爱步行社区
城市规划者十多年来一直讨论邻里之间怎么设计成互相有联系的模式,怎样让这些居民锻炼身体,从而根本上达到健康的结果。他们非常努力地去把适宜步行的邻舍和居民健康之间这两个点连接在一起,人们现在已经实现了这个。

本地研究不仅仅证实了这一点,还提供了证据表明,大温消费者更喜欢住在适宜步行的社区。研究发现,大温地区近三分之二的城市居民和40%的郊区居民强烈希望住在一个步行生活社区,在那里他们可以步行到商店、食品超市、绿化空间、社区中心和各种餐馆。少于10%的城市居民和20%的郊区居民希望住在必须开车的社区,愿意开车去购买生活必需品。

此外,在调查中,人们愿意放弃较大的房子和较大的土地来换到更适应步行的社区,52%的受访者表示如果是为了能住在工作、学校或者其他重要目的地5公里范围内,愿意住在排列紧密占地小的房子。

有趣的是,大约三分之二的温哥华受访者认为他们居住的社区已经非常适合步行了。

步行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让每个目的地之间尽可能接近或者更方便,或者人们能够轻松来去住家、工作场地或其他重要去处。

02 步行多少决定健康

另一个特定的研究指出,有证据表明,住在步行生活社区的人们比那些希望住在步行生活社区但实际没能住在那里的人更喜欢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一项指数是调查参与者高血压的发病率,住在步行生活社区的人们高血压发病率是10%,希望但实际没有住在步行生活社区的人们高血压发病率要是21%。这些数字已经把人口和收入进行了调整。这些数字似乎很清楚得说明了住在什么样的社区更为健康。

这个理论推翻了认为住在Kitsilano和West End的居民比郊区居民健康的原因是喜欢运动的人愿意住到步行生活社区,而久坐不动的人喜欢住到开车到处走的社区。

温哥华海岸卫生局John Carsley博士,那些常坐车的人们搬到适宜步行的社区后更愿意步行,而那些原本常步行的人们搬到郊区这样的地方后开车得更多。他说:“这不只是哪些人更积极或者哪些人更不动弹,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会加强自身喜好,这再一次证明了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

该研究发现,人们住在适合步行的社区每周步行5次,那些驾车生活社区的热本本每周步行1到2次。Carsley表示:“对那些愿意多锻炼来减少慢性疾病风险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Carsley指出,在步行生活社区和驾车生活社区的人们休闲运动的量没有什么明显差异,最大的区别在于有效的步行。换句话说,就是走到那些商店、医生诊所、干衣店、社区中心、探亲访友、公交车站,这些行走加起来对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03 房源不足,让步行社区更昂贵

这项调查访问了大温地区1223个居民,让他们在两个方案中做出选择,一个是适宜步行生活的社区,另一个是汽车主导的生活方式。结果发现人们更愿意选择步行社区,意味着会有更多噪音、生活中更接近陌生人的都市生活环境。人们还宁愿住在步行范围就有多个较小的食品商店,也不愿意住在步行范围内很少有食品商店、需要驾车到大超市去的社区。

Carsley表示,目前很明显的一点是,鼓励步行生活社区的可负担住房供应不足,“这就是为什么这里步行生活社区这么昂贵,因为没有足够的房源。”他指出,即使是今天,很多住宅都建在不鼓励步行的区域。这样的趋势下去,供需平衡仍很难达到。

Carsley说:“这是一种潜在的需求,人们希望行走更多、更健康,他们只是没有住在需要的步行生活社区里。”

卑诗大学Larry Frank是这项研究的领头人,他是公认的城市规划、交通和公众卫生整合国际专家级人物,同时在卑诗大学都市及规划学院和人口与公众卫生学院从事可持续交通规划。在卑诗地产基金的支持下,他可以不只是从理论上,而是从真正生活在大温地区的居民中了解他们的喜好。

这个对居民偏好的研究整合了健康因素、住房成本、就业工作条件、房屋占地和建筑面积等各种因素在里面,来权衡步行生活社区及驾车生活社区,这在加拿大还是首次。这次研究不仅仅能帮助城市规划者和公众卫生专业人士,还能帮助那些已经准备在满足公交需求地块建设新楼盘的房屋建商。对于大温地区的市长们,也有资料可循,为公投向选民贩售区域交通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说法。

04 步行社区,符合大温规划

Frank说:“我们的医疗成本在继续失控,我们面前就有一个完美风暴,人口老龄化、增加的慢性疾病,还有长时间坐着不去行走的环境。”

调查显示,那些住在驾车生活社区的人士需要更多更适宜步行的社区,温哥华住在驾车社区的受访者中30%希望住到步行生活社区,可以不用开车就能买生活用品。在大温其他城市,这个数字是25%。

而整个调查中,64%的温哥华市居民和40%大温其他城市居民希望能住在步行生活社区,虽然很多人喜欢行走,但研究发现生活社区的规划影响了他们交通方式的选择。这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负面的影响,除了21%的高血压发病率外,驾车生活社区的人们肥胖症发病率也有18%,而步行生活社区肥胖症发病比例只有8%。

这些结果符合大温区域发展战略,其中包括建设更集中的都会区域、权利发展繁忙区域的公交服务,这些区域的目标就是高层、理想的目标。可能下一个阶段的研究是量化土地的致密化,集中开发人口增长的区域,衡量土地规划如何能使社区真正适合步行。

菲沙卫生局的Helena Swinkels博士表示,这项研究很明显说明,不只是这些步行生活社区让人们更多步行上班和上学,对健康有益,而是人们也也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社区。更多不得不步行、骑自行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可以增加大温地区人们的运动量,从而更健康生活。

05 各种因素之下的住宅趋势

从小生长在温哥华的前规划委员Jillian Glover,一直喜欢居住在适合步行的社区里。他认为参考目前北美的年龄层分布、购车和房地产趋势,都市规划理论学者、建筑师都逐渐意识到,愈来愈多Y世代年轻人希望住家面积较少,连即将进入空巢期的父母也有同感,希望住在适合步行的社区,许多Y世代甚至不想买车。

他作为80年代成长的大温居民,曾居住在郊区,无论是房屋、车道、后院都很大,走路上下学得花20到30分钟,沿途经过更多独立屋与突兀的加油站、快餐店和便利商店,除此之外,平常都以汽车代步。Glover认为这从来不是理想生活型态。

美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在2011年社区偏好调查中指出,58%的受访者偏好社区里采用商住混合,再加上舒适的步行空间。这种偏好与人口趋势相符,Atlantic Cities网站指出,无论是婴儿潮世代(1946年至1964年生)或千禧世代(1981年至2000年生),养育子女家庭比例都双双降低,这两个族群过去购买郊区房屋的意愿最高,希望拥有大片庭院,让孩子能够玩耍、成人能够布置。

相较于上一辈,千禧世代较热衷都市生活,婴儿潮世代踏入空巢期,都不再那么适合郊区住宅市场,婴儿潮世代与千禧世代是北美最大人口族群,此刻恰好步入另一个人生阶段,希望住家较小、庭院较小,但是追求社区适合步行、备有各式服务、公交运输完善,婴儿潮世代刚满65岁,子女陆续离家,家庭规模缩小;千禧世代正准备结婚生子,根据市场调查,这个族群内77%的民众不想再重返郊区生活。

由于地理环境受限与开发商偏好,过去十年间,加温哥华着重于打造适合步行与居住的市中心,以公寓大楼为主,这种模式虽适合市区,但并非人人都想居住在单层公寓内,有些人仍期望住家有前门、户外、后院、两层楼,而非窝居于上下两户人家之间。

如果住宅尺寸缩小,则不需完全仰赖公寓大楼,亦能保有步行空间,其中的选择很多,现代社会必须完全改变住家的设计、选址、规范与开发内容。温哥华的后巷屋计划很好,但市府也应鼓励其他中产住宅类型,让现有社区提高建筑密度、降低房地产价格、改善步行空间。

 06 买栋旧公寓楼吧

步行生活社区的需求,是大温地区投资公寓楼成为一个新增长趋势的原因之一。The Goodman Report指出,2014年的销售量激增,虽然温哥华市郊公寓价格比去年增长了22%,市内也增长了13%。

该报告指出,考虑到商业、政治和经济迹象仍然保持正向,来自本地和海外的买家也在积极以重新规划为目的大量购买三层或高层的公寓。有专家预计,2014年将共有125栋公寓楼售出,总价值超过八亿。

截止今年7月,共有61栋公寓楼出售,销售速度比去年增长36%。Colliers国际地产公司的新报告支持这种意见:“大温地区多用户住房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温西三层木结构没有电梯的公寓楼在1999年售价约为190万元,去年1月价格已上涨到630万元。15年的时间,这个公寓楼的价格上涨了330%之多。而这个物业也显示了一种趋势,大温地区的多用户住宅需求很高,而且利率也非常之低。”

自从2008年经济衰落开始,大温平均每年售出88栋公寓楼。部分社区因此受益良多。在温哥华,一些旧房和缺乏开发的建筑尤其吸引地产开发商的注意,推动了Kerrisdale街上规划为商业地产的物业价格上涨。

07 投资者热衷的步行生活社区

在本拿比,Metrotown、Edmonds和Brentwood附近,这些步行生活社区也是深受欢迎,投资者购买整栋的旧公寓楼,价格不断上涨,部分土地仅以地价售出,那些已经破旧不堪的房屋将会被现代的高层公寓所替代。

Colliers国际的报告指出,“整个大温地区租用公寓的业主都可以稳坐钓鱼台了,投资者有无限的需求,而现在的供应量明显不足。”

据加拿大住房与按揭公司的数据,温哥华的房屋空置率仅为1.8%,是全国租房最为紧张的城市之一,公寓楼的空置率更低,仅为1.1%。未来,因为年轻人物业购买力不足,租房市场仍然看好。温哥华中等家庭收入为7万元,买房也并不乐观。

对于那些想要购买公寓建筑的投资者,市场上选择良多。2014年销售额最大笔交易出现在本拿比,其次是Kitsilano。Kitsilano社区Vine街上一栋6个单位的公寓最近以两百万加元的价格出售;而本拿比Wilson街上另一栋21个单位的公寓以930万加元出售。在素里,一个买家在King George路上购买了一栋266个单位的公寓,花了4800万元。

在新西敏市,平均一个公寓单位的价格最低12万元,而在Kitsilano则为62万8000元,温哥华的公寓有全加平均公寓单位价格最高的记录,是23万1000元,比去年高出约9%。而且温哥华几乎在所有房屋类型中的租金都是最高的。

— 载自先枫报